产品名称:高纯硫
英文名称:Sulfur
CAS号:7704-34-9
分子式:S8
分子量:256.52
[ 密度 ]:1.9±0.1 g/cm³
[ 沸点 ]:445 ℃
[ 熔点 ]:114 ℃
[ 分子式 ]:S8
[ 分子量 ]:256.520
[ 闪点 ]:168 ℃
[ 精确质量 ]:255.776566
[ PSA ]:202.40000
[ LogP ]:3.73
[ 外观性状 ]:黄色粉末
[ 蒸汽密度 ]:8.9 (vs air)
[ 折射率 ]:1.924
[ 储存条件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5℃。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稳定性 ]:
1.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差。易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燃烧温度一般为248~260 ℃,粉状硫黄燃烧温度只有190℃左右,燃烧时呈蓝色火焰。粉末在空气中或与氧化剂混合易发生燃烧,甚至爆炸。无毒。液体硫黄能溶解硫化氢,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温度下降硫化氢即析出而污染环境。生产人员工作时,要穿工作服、戴防毒口罩、乳胶手套。工作下班后必须洗淋浴,食用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
2.熔点低,易燃烧,燃烧时发青蓝色火焰并有刺鼻的硫化氢臭味。无导电性,摩擦带负电。受热易发裂。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松节油及石油等溶剂中,不溶于水、盐酸和硫酸,遇强硝酸和王水则被氧化成硫酸。主要产于火山岩和沉积岩中。自然硫有以下几种形成方式:(1)火山硫质喷气的结晶;(2)硫化氢不完全的氧化。
3.室温下储存在密闭的玻璃瓶中。硫粉尘有时会引起眼结膜炎,对过敏的皮肤有刺激作用,从而可能引起湿疹。长期吸入硫黄粉尘后,易出现疲劳、头痛、眩晕、消化不良等症状。工作人员应做好防护。硫黄粉尘易爆,850μm粒级硫黄粉尘,当浓度大于2.3g/m3时会爆炸。
4.稳定性 稳定
5.禁配物 强氧化剂、卤素、金属粉末
6.聚合危害 不聚合
[ 水溶解性 ]:Insoluble
[ 分子结构 ]:
1、摩尔折射率:无可用的
2、摩尔体积(cm³/mol):无可用的
3、等张比容(90.2K):无可用的
4、表面张力(dyne/cm):无可用的
5、介电常数:无可用的
6、极化率(10⁻²⁴cm³):无可用的
[ 计算化学 ]: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5
2.氢键供体数量:1
3.氢键受体数量:1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1
7.重原子数量:1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0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 更多 ]:
1.性状: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
2.熔点(℃):112.8~120
3.沸点(℃):444.6
4.相对密度(水=1):1.92~2.07
5.饱和蒸气压(kPa):0.13(183.8℃)
6.临界温度(℃):1040
7.临界压力(MPa):11.75
8.辛醇/水分配系数:0.23
9.闪点(℃):207(CC)
10.引燃温度(℃):232
11.爆炸上限(%):1400g/m³
12.爆炸下限(%):35g/m³
13.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乙醚,易溶于二硫化碳、苯、甲苯。
[ 符号 ]:GHS07
[ 信号词 ]: Warning
[ 危害声明 ]:H315
[ 个人防护装备 ]: Eyeshields; full-face particle respirator type N100 (US); Gloves; respirator cartridge type N100 (US); type P1 (EN143) respirator filter; type P3 (EN 143) respirator cartridges
[ 危害码 (欧洲) ]:F:Flammable
[ 风险声明 (欧洲) ]:R11
[ 安全声明 (欧洲) ]:S16-S26
[ 危险品运输编码 ]:UN 1350 4.1/PG 3
[ WGK德国 ]:1
[ RTECS号 ]:WS4250000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4.1
[ 海关编码 ]:28020000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硫
化学品英文名称:sulfur
中文名称2:硫黄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483
CAS No.:7704-34-9
分子式:S
分子量:32.0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硫7704-34-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因其能在肠内部分转化为硫化氢而被吸收,故大量口服可致硫化氢中毒。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全身毒作用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头晕、乏力、呕吐、共济失调、昏迷等。本品可引起眼结膜炎、皮肤湿疹。对皮肤有弱刺激性。生产中长期吸入硫粉尘一般无明显毒性作用。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反应。硫磺为不良导体,在储运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荷,可导致硫尘起火。粉尘或蒸气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
灭火方法:遇小火用砂土闷熄。遇大火可用雾状水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6
TLVTN:未制定标准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
pH:
熔点(℃):119
沸点(℃):444.6
相对密度(水=1):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0.13(183.8℃)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临界温度(℃):1040
临界压力(MPa):11.75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无意义
引燃温度(℃):232
爆炸上限%(V/V):35mg/m3
爆炸下限%(V/V):无资料
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醚,易溶于二硫化碳。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染料、农药、火柴、火药、橡胶、人造丝、医药等。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41501
UN编号:1350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O53
包装方法: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袋;塑料袋外复合塑料编织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烯二合一袋);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硫磺散装经铁路运输时:限在港口发往收货人的专用线或专用铁路上装车;装车前托运人需用席子在车内衬垫好;装车后苫盖自备蓬布;托运人需派人押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4.1 类易燃固体。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时间: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MSDS修改日期:
管制类化学品
[管制原因] 易制爆
[法律法规] 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目录(2017年)
1、本品属于管制品类化学品,任何个人不得购买。
2、购买本品,贵司需具备有效期内的采购或使用资质。
3、本品的运输、仓储均需为具有相应资质的物流公司和仓储公司。
4、本品仅作产品展示,不作交易使用,详情请参照《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或其他化学品相关法规。
5、危险化学品只有提供相应产品有效期内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或《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才可展示供应信息。
6、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剧毒化学品,本平台不展示供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