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新冠试剂作为抗击疫情的关键,需求暴增。许多率先奋战的检测试剂公司以“黑马”姿态,迅速站上风口,不仅经济利润上获得了极大收益,还赢得了资本的青睐。
如今,新冠试剂全国各地集中采购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中,海外出口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在多番较量下,新冠检测试剂赛道竞争格局已经初显。
那么未来,在疫情扑灭时间尚未有定论,全国检测进入常态化,海外市场依然缺口明显的情况下,这个格局是否会被打破?什么将成为打破格局的核心因素?
站上风口,业绩与股价齐飞
目前,国家药监局已批准上市的新冠检测试剂共有42款,涉及到的上市公司包括华大基因(300676)、达安基因(002030)、迈克生物(300463)、明德生物(002932)、复星医药(600196)、硕世生物(688399)、万孚生物(300482)、东方生物(688298)……此外,还有正在冲刺科创板的圣湘生物等企业。
受疫情拉动需求影响,上半年,这些检测试剂公司大多业绩暴增,股价飙升。
除以上4家已经预告上半年业绩外,其余检测试剂公司已公布的一季度业绩增长同样亮眼。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企业由于检测试剂盒上市较晚,一季度销售贡献有限,再加之非新冠产品订单量同比明显减少,业绩出现下滑。如迈克生物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期下降36.21%。
尽管各家公司业绩增长不一,但资本市场对于新冠检测概念股却热情高涨。
硕世生物股价较今年2月3日鼠年开市以来上涨超200%,华大基因股价上涨超100%,达安基因、明德生物、迈克生物等也大幅增长。
全国集采,低价竞争白热化
疫情的紧急,让许多检测试剂公司迅速站上风口,业绩暴增。而接下来,一场场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检测也正在拉开,更大的需求在集采的推动下产生了更激烈的竞争。
今年5月,武汉紧急通知,全市人民在十天之内完成核酸筛查!为完成武汉上千万人的检测工作,湖北省率先启动了新冠试剂集中采购,中标企业共有以下6家:
从表中可以看到,最大降幅来自于迈克生物的核酸检测试剂盒,中标价格16.78元/1人份,与2020年3月底湖北全省平均采购价相比降幅超8成。然而尽管低价厮杀惨烈,但多家企业表示,集采中标对于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将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而后在今年6月,北京疫情反弹紧急开展的京津冀新冠试剂集采中标名单,再次刷新纪录。共有30个新冠试剂(核酸检测试剂11种,抗体检测试剂19种)中标,涉及24家公司。其中核酸检测试剂最低承诺供货价为深圳联合医学的12元/人份;抗体检测试剂最低承诺供货价为博奥赛斯的5.8元/人份。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疫情反弹紧急,许多中标产品因不在北京当地生产,交通运输需要时间,而北京当地生产中标企业总产能相对不高。北京市的核酸检测能力一度出现供需矛盾,其中包括检测预约紧张和核酸检测价格不一等问题。
为有序引导降低偏高的检测费用,提高核酸检测能力,6月19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配合做好进一步提升新冠病毒检测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应按程序将针对新冠病毒检测项目纳入医保,并鼓励各地对新冠试剂集中采购。
而后,7月2日,国家卫健委也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提高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的通知》,要求各地和医疗机构要提高核酸检测能力,避免局部疫情出现甚至暴发时,医疗资源挤兑导致检测能力严重滞后。
由此,全国新冠病毒检测在政策的推动下进入常态化。
目前全国多地已陆续出台新冠检测试剂集中采购政策。据体外诊断网6月28日统计,在新冠检测试剂全国集采中,表现突出的有12个企业,在10个以上省份中标,其中:
迈克生物:核酸检测在16个省份中标或挂网,抗体检测在13个省份中标或挂网;
达安基因:在目前已经公布的19个省份全部中标或挂网;
之江生物:在16个省份中标或挂网;
明德生物:在15个省份中标或挂网;
金豪制药:在14个省份中标或挂网;
伯杰医疗:在14个省份中标或挂网。
值得注意的是,迈克生物在拿下核酸、抗体双证后,成为国内新冠集采的大赢家。达安基因的核酸检测在19个省份全部中标或挂网,是唯一一个中标率100%的企业。明德生物作为武汉本地抗疫的代表企业,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拿到了核酸的注册证,后来在15个省份的集采中中标或挂网,同时还参与了不少海外抗疫。
全球疫情拐点尚未出现,出海也是大生意
据早前有媒体报道,出口海外的抗体试剂均价在4美元/人份,核酸试剂均价在7美元/人份,净利率尚能保持在40%及以上。
国内新冠试剂在集采的推动下价格已大幅下降,而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因此海外大量的需求与利润空间,让国内检测试剂企业出海战疫仍然热情不减。
早在今年3月,海外疫情升温,许多率先在我国崭露头角的新冠试剂企业就已经奔跑出海。其中万孚生物旗下的3款新冠病毒检测产品在今年3月就已取得了欧盟颁发的CE认证。海外市场为其收入和利润提供较大增长,目前其新冠产品已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除此以外,业务覆盖全球的华大基因也迅速打海外开市场,其新冠试剂先后获得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批准,并被列入到WHO应急使用清单的企业。此外,圣湘生物、达安基因等公司也宣布新冠产品销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为进一步严把出口质量关,我国商务部联合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规定,出台了新的限制规定:
自4月1日起,我国出口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等产品的企业向海关报关时,除了需符合进口国(地区)的质量标准要求外,还必须取得我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双证齐全。
自4月26日起,实施出口企业清单制度,俗称“白名单”。进入白名单的企业生产的口罩、检测试剂等五类医疗物资,海关才会放行。
据最新数据显示,截止7月7日,进入出口白名单的新冠检测试剂有403个编号,其中新冠试剂企业大多数取得的是欧盟EC认证,东方生物、安图生物、迈克生物、华大基因、复星长征等还取得了美国EUA等认证。
据东兴证券4月13日分析,海外累计检测试剂盒需求量约6500万人份以上,而实际上,85%以上的人群都得不到检验。而华西证券同期研报也显示,全球每日消耗核酸检测试剂盒50万-70万支,中国制造的高效试剂盒需求预计还将保持在高位。
何时能扑灭疫情,目前全世界都还没有答案。在疫情还未完全结束的时候,新冠病毒检测势必将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许多场景的“日常”需要。
尽管需求依然庞大,但是可以看到,在经历了全国集采价格战,海外市场抢夺战之后,我国新冠试剂企业的竞争格局已经初步成型,而随着各家即将公布的上半年报我们将进一步一探究竟。
未来格局是否会被打破?核心因素是什么?有业内专家表示,核酸检测技术门槛相对不高,未来产品研发可能会成为新的突破点,现有新冠核酸和抗体试剂需要不断改进、推陈出新,而更有效的新产品出现也可能彻底颠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