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网上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近期,西方个别人和媒体猜测新冠病毒可能来自中国“生物战计划”,是一家实验室泄露的“生化武器”,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耿爽表示,当前,中国人民正在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在对自己负责,也在为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尽责。在这个时候,个别人和媒体却发表这种耸人听闻的言论,不是居心不良,就是荒谬无知。世卫组织负责人近期多次表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是在实验室产生或系制造生物武器所致。人们不仅要同病毒作斗争,还要与阴谋论作斗争。世界上很多知名医学专家也都认为,所谓“实验室泄露”或“生物武器开发”等说法毫无科学依据。 耿爽介绍道,就在前天(18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刊登了一封27名全球顶尖公共卫生领域科学家签署的联合声明,支持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科研、卫生和医务工作者,强烈谴责网络上流传的关于新冠病毒的阴谋论。声明表示,各国科研人员对新冠病毒全基因组的分析结果压倒性地证明,新冠病毒和其他新发病原一样,来源于野生动物。阴谋论除了制造恐慌、谣言、偏见、损害全球共同抗击疫情的努力外,别无他用。科学家们呼吁支持世卫组织的专业意见。 耿爽最后强调,疫情面前,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理性、合作,用科学战胜愚昧,用真相粉碎谣言,用合作抵制偏见。我们希望国际社会在共同抗击新冠病毒的同时,也继续共同反对、抵制阴谋论等“政治病毒”。
2020-02-20据“科普中国”公众号2月17日消息,近日,“一张堆满手机的网图,并配文称: 这是殡葬馆扔得满地的无主手机,而他们的主人全已化为灰烬 ”的消息广为流传。 真的是网上传言的那样吗? 我们查证了一下,发现真实的情况却是这样的: 2月15日凌晨1:39,作家方方称,“我的封城日记是纯文字记录,从未发过任何照片,也未发过手机图片。”她表示,这是“造谣构陷”,对她本人造成严重伤害,将对造谣者进行起诉。 据石家庄市藁城区普法记者进一步查证,上述手机照片是网络上回收旧手机的广告旧图。微信公众号作者把图片旋转了一下放进文章,这些旧手机就成了作者口中的“遗物”了。 所以,这又是一则精心修饰后“新鲜出炉”的网络谣言!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但各种各样 披着 “消息”或“新闻” 外衣的谣言 也层出不穷, 一波波在网上流传。 对于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的实际情况,大家一定要以权威媒体发布为准,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2020-02-18这两天,一篇题为《华南海鲜供货商忏悔了!坦陈动物是这样卖入市场的。。。》的文章在网上流传。文章作者自称是“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供货商徐翠芹”,“做了18年的水产生意,只知道损人利己,做了很多对不起大众的事情,我会在所卖的水产体肉添加毒素”,给黄鳝、螺蛳、贝类、黑鱼、龙虾等水产品中添加避孕药、尿素精等药物。她还言之凿凿称:“(药物)在人体内慢慢积累会让人生病。会慢慢地致癌,我不仅在杀害物命,也在间接杀人啊。”文章中还有一张“吃蝙蝠男子病危”图片。 网传文章截图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核实发现,网传“忏悔文”系多个谣言“攒”成的大合集,且于数年前就在网上流传,与此次疫情并没有直接联系。 网传“忏悔文”已是第三版 早在2016年,网传文章就曾在网上流传,作者是在宁波当地庙弄市场的经营户“宁波余姚人徐翠芹”。当时,宁波当地媒体曾前往该市场调查,并找到了市场管理人员核实。据反馈,市场做水产生意的有70个摊位,但从没听说过叫“徐翠芹”的经营户;微信上说的内容完全是故意歪曲,猜测有人想搞垮庙弄市场。至此,谣言暂时平息。 到了2017年5月下旬,网传文章的作者又变成了“福州仓山水产商人郑国强”,再一次在网上肆虐,除了作者以外,网传文章的主要内容一字未改。 这一次,文章作者又成了“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供货商”,而文中内容依旧没有任何变动。 文内诸多观点不可信 谣言1:避孕药对于水产品有催肥作用,黄鳝、贝类都会“喂”避孕药。 [真相]水产品肥大,与避孕药没关系。事实上,水产品的瘦小或肥大取决于饵料是否充足、喂养时间是否足够长。现在的黄鳝之所以变大,主要是因为饲料质量好、充足,少运动。当然,也无法否认,20多年前,黄鳝养殖技术不太成熟,有养殖户病急乱投医想到了投放避孕药催长,引发社会关注。但时至今日,“避孕药催肥黄鳝”已然是个谣言。 谣言2:大闸蟹里边的黄,是用黄粉、米粥汤、尿素精,三样和在一起,用注射器慢慢地从壳下面打进去。 [真相]给螃蟹注胶、注水,或者注射其他东西,都会造成螃蟹死亡。活蟹一旦变成死蟹,价格自然是一落千丈。商家不可能去给螃蟹注射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因为这样只会得不偿失。 谣言3:鲶鱼是在脏水中养殖,吃粪便、垃圾长大。 [真相]虽然鲶鱼是靠吃腐食为生,但如果让鲶鱼一直生活在各类致病菌污染(谣言说的牛粪和死禽)的水里,它也是会生病的,且很容易死。吃“腐食质”的水产品有很多,除了鲶鱼,还有鳗鱼、大闸蟹、小龙虾等,只要饲养过程安全,就可以放心食用。 谣言4:做香辣龙虾要添加大烟壳、红色素、红油、黄油,其实大烟壳就是毒品,吃了会让人上瘾。还会加另一种毒品香肉精。 [真相]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菜肴的卖相和口感,铤而走险加入了一些被严令禁止使用的添加剂的做法确有发生。但把个案说成行业潜规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的造谣手法。 对于网文中“吃蝙蝠男子病危”的图片,记者通过“以图搜图”功能搜索发现,这张图片在今年2月7日前后由自媒体发布。但自媒体推文中在暗示该男子因吃蝙蝠而病危时,又称图片来源为“网络图片”。图片真实性无法进一步核实,网传“忏悔文”硬是将图片与“水产品交易内幕”勾连,以此来博取眼球的目的明显。 截至发稿时,部分自媒体发布的“忏悔文”已被微信官方删除。
2020-02-18导读:东南医院位于孝感市,疫情开始后被孝感市中心医院接管,改造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人收治点。 2月16日,一张微信聊天截图在网上疯传:病房的夹板墙壁被挖了一个洞。有人配文称:“东南医院有确诊病人出逃。”还有人传“跑了8个”。楚天都市报记者从孝感东南医院求证得知,“病人出逃”系谣言,病房隔离板上的洞是一名精神疾病患者破坏所致。 网传微信群聊截图 记者在这张聊天截图看到,这是一个群聊,名称为“东南医院第二批医护战友群”。聊天内容先是一名群友发了一张图片,显示一张病床边的隔离板墙体上有一个洞。另一人询问“病人呢?”发图片的群友回复称“跑了,王医生去抓了。” 2月16日晚,这张截图在各个微信群里疯传。有人配上文字,称“东南医院有确诊患者跑了”,更有人传“跑了8个”。 东南医院位于孝感市,疫情开始后被孝感市中心医院接管,改造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人收治点。 记者从孝感市中心医院了解到,东南医院此前接收了患有精神疾病的疑似患者王某,男性,34岁。2月9日,王某因发热在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2月10日转到东南医院隔离病区二楼226床。入院后,王某出现精神病症状。东南医院随即联系孝感市康复医院会诊。2月12日,孝感市康复医院派精神科医生入驻东南医院隔离病区,协助治疗王某。 王某住院期间,医院对其做了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2月16日中午12时许,趁医务人员交班之际,王某打穿夹板墙壁,爬窗户逃出病区,很快被医护人员发现。12时20分许,王某被制服,重新收归隔离病房。当日下午,医护人员对王某复查肺部CT,结果为正常,排除新冠肺炎。随后,王某被转往治疗精神类疾病的孝感市康复医院继续治疗。(陈咏) 责任编辑:萌萌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2020-02-181 从前天开始,网络上又开始流传新的一轮谣言,说武汉病毒所的研究生“黄燕玲”是第零号传染病人,是最初的感染者,病毒是从武汉病毒所中外泄的。网上还找到了一些所谓的证据,比如黄燕玲在网页上没有照片等等。石正丽对媒体的回复,仍然是一如既往的刚,说不掌握黄燕玲的情况,但研究所没有一个人感染,这个回复同样引发了更多民众的质疑。说你自己的研究生,你居然不掌握情况,还说研究生没有一个人感染,肯定有问题。 昨天和今天早上,看到了一些新的信息。比如,黄燕玲是2012年入学的硕士研究生,2014年论文开题,指导老师是危洪平。有一些微信截图说黄燕玲现在在成都工作,与武汉所已经没有关系等等。 2 下面,我就这个问题做一些常识性的分析。 首先,对于微信截图聊天记录这些,无论是哪边的证据,我都保持怀疑态度。但从入学录取资料看,黄燕玲是2012年入学的硕士,这个是可信的。硕士研究生的时间大概是3年,黄2014年论文开题,估计2015年硕士毕业是正常合理的结果。黄燕玲是否还在武汉病毒所工作,这个很容易调查,如果黄燕玲还是武汉所的员工,这个是瞒不住的。 我在CNKI上找了一下黄燕玲的论文,找到的应该都是同名同姓的人,没有找到她的论文。如果黄继续了读博士,还在科研领域,照理说应该不可能完全没有论文。石正丽,王所长,武汉所的从事科研工作的研究人员,每个人都有很多可以查询到的论文。当然,杠精可以说,黄从事的是绝密的工作,所以没有论文.... 我的推测是,黄燕玲硕士毕业后,没有读博,直接工作了。工作单位应该也不是科研院所,所以没有发表什么论文。 如果黄是一个2015年,四年多以前,毕业的一个硕士研究生,石正丽没有印象是很正常的事情。而研究所有没有人感染,她应该是很清楚的。她对媒体的回复,很直接,但是也符合正常情况。 至于黄为什么没有照片。其实反过来想也很容易理解,造谣的人为什么会选黄燕玲做为造谣的对象,也许就是因为她没有照片。 有些人说,黄燕玲为什么不站出来,接受采访。假设黄15年毕业,离开了病毒所,过着自己平静的生活,莫名其妙就成为了第零号感染者。她没有义务站出来打破自己平静的生活。当然,从政府的角度,应该主动澄清这个事实,防止谣言的蔓延。 3 对于零号感染者:因为新冠目前没有准确找到零号传染者,产生了很多怀疑。 但是,传染病的零号感染者不是都能找到的。流感也是传染病,零号传染者就不可能找到。1918年西班牙流感,连最早在哪个国家发生都不确定。如果我们把历史上的传染病都列出来,能找到完整链条和零号传染者的寥寥无几。SARS这样能完整找到传染链的传染病,反而是特殊情况。 我前文中写过:这次新冠病毒,之所以防控非常难。不是因为传染力多强,而是因为隐蔽。一个病人,可以不发烧,症状轻微,自己都没意识到得病,但同时具有传染力。当传染链中出现一个这样的无症状病人时,整个传染链就断了,无法通过流行病学史追踪。如果新冠病毒感染人的最初期的传染链,存在1-2个没有被发现,症状轻微已经自愈的感染者,就基本不可能定位到零号传染者了。 在现在,人类对新冠病毒的知识已经远比去年12月更丰富,也重视的多。在新冠的海外传播上,寻找零号传染者也是难上加难。 1月20日到22日,来自全球各地的109名员工齐聚新加坡君悦酒店,参加英国气体分析仪器公司仕富梅(Servomex)的内部会议。在这个会议上,五个国家的超过10个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就这109个人,一个固定场所,照理说找出来谁是造成这场国际传染的“零号病人”应该轻而易举。然而,直到2月14日,把病毒带到这个会议的人,这个零号感染者还是没有找到。 世卫组织全球疫情和警报响应网络主席费舍尔(Dale Fisher)坦言,无法找到传染的源头“确实让我们不安”,而不知道源头所在将使防控措施的效果减弱。新加坡国立大学传染病研究专家覃毕雅(Paul Tambyah)则推测,传染源可能是参会者之外的人,“大家都认为是参会者,但也可能是清洁工、招待”等其他人。新加坡卫生部长颜金勇已经表示,当局将继续追查此次事件的“零号病人”,直至疫情结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追查工作的难度将越来越大。颜金勇承认,另一种结果是“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找到零号病人”。 在今天,新加坡一个固定场所的会议,100多参会者,零号传染者都没有找到。 日本今天,也出现了找不到传染链的感染者。 武汉的疫情的零号感染者感染应该在12月初之前,那时还没人知道新冠病毒,对病毒也不了解。在这个情况下,零号感染者找不到,是大概率的。 4 大家看到石正丽说武汉所没有一个人感染,都觉得不正常。武汉这么多确诊案例,为啥你们所一个没有?肯定有问题。 关于武汉所没有一个人感染到底合不合理。简单算一下就可以看到。 据2016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设有5个研究中心,共设有34个研究学科组;共有在职职工266人,其中科研岗位189人;在读研究生253人,其中博士生124人,硕士生129人。研究生寒假春节期间大概率要回家吧。现在留在武汉所的人,估计也就300人而已。 武汉留在城内大概 900万人,截止今天确诊人数不到4万,大概感染率0.44%。200多人也就有一个感染。武汉所如果现在还有300人,大概按武汉平均概率,也就1个人而已。做为病毒科研人员,安全意识比较强,科研人员平时的社交活动也不是特别多,一个都没感染不算什么奇怪。对概率有研究的朋友可以算一下,0.44%的阳性率,抽300个人,一个阳性都没有的概率是多少。我自己粗粗算了一下,20-30%吧,并不是一个很小的概率。如果武汉所大家谨慎点,阳性率是总体的一半,一个都没有的概率就超过50%了。 5 目前的关于“黄燕玲”的谣言,是一个很低级的谣言。而零号感染者找不到,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武汉所没人感染,也很正常。 那科研人员什么地方做的不对,应该批评呢? 我们看看 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中的一段。 “我在2016年就提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可以搞揭榜挂帅,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对抗击疫情所需要的疫苗、药品等研发,要调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注重科研攻关和临床、防控实践相结合,在保证科学性基础上加快进度。对相关数据和病例资料等,除有法律规定需要保密的外,在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条件下,要向我国科技界开放共享,组织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病毒学等方面的专家,研究病毒传播力、毒性等关键特性,尽快拿出切实管用的研究成果。要鼓励专家学者增强担当精神、职业责任,在科学研究的前提下多拿出专业意见和建议。” 请看这三句: 注重科研攻关和临床、防控实践相结合:少发点英文论文,多研究一下如何和临床、防控实践结合。所以我认为武汉所对氯喹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进入临床,初步显示,有一定效果 “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张新民介绍,磷酸氯喹是一种上市多年的抗疟药物,体外实验显示对新冠病毒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因为它是一个上市药物,安全性有一定保障,目前正在北京、广东等十多家医院开展临床研究,累计入组患者超过100例。近期,湖南省也将启动磷酸氯喹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临床结果初步显示,磷酸氯喹对新冠肺炎有一定的诊疗效果。” 在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条件下,要向我国科技界开放共享:总书记写的是,向我国科技界开放共享。是我国,少发点英文论文,少和国外合作做涉及基因和病毒的研究。 尽快拿出切实管用的研究成果:核心是四个字切实管用。而不是全力去发高影响因子的论文。 科研唯SCI是从,确实是一个应该好好思考检讨的问题。为什么各路专家都抢着发论文,因为新冠这样的突发事件,大家都在研究类似的东西,成果迟早就能出来。但谁先写出论文,谁就能在NEJM,Lancet上发出高影响力的论文,晚别人一步就发不出来了。所以都是在玩命抢发论文,发英语论文。这个确实是应该反思的。 6 科技部发了一条指导意见,要求加强病毒实验室的管理。很多人认为,这个是武汉所病毒泄露的证据。大家想一想,如果真的是病毒泄露导致了这么大的疫情,会就发一个加强管理的通知吗?还不是早就高度紧张,把武汉所甚至所有的病毒研究所都紧急关闭然后查个底掉儿吗?会发个指导意见就了事?要是病毒泄露,石正丽还能现在这样随随便便接受媒体采访? 指导意见题目是《关于加强新冠病毒高等级病毒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现在国内多个实验室都在全力研究新冠病毒,新冠病毒本身也是P3级别,不需要P4实验室的。科技部鉴于现在国内各地都在研究这个病毒,国家也强调生物安全,发个加强管理的通知很正常。 当然,科技部可能也没想到,这个指导意见会让舆论场产生更多的猜测。 7 新冠疫情夺去了超过1000人的生命,对经济打击巨大。大家心中的愤怒和怨气都可想而知。把这些都归因于天灾,归因于老天爷让人心绪难平。归因是人的天性,是人心理对自己的一种保护,是一个重压之下的舒缓剂,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这样。心情不好时,把责任推出去,抱怨出来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一样,都是我们抗疫战争中的作战军人。医护人员可能是最辛苦的步兵,而科研人员给医护人员提供武器和弹药。如果新冠病毒全球蔓延,疫苗和药物将是我们战胜病毒的核心武器。 把这个怨气归因到武汉病毒所的科研人员,并不公平,对抗疫大局也没有好处。武汉所至少做了病毒基因测序。分离毒株、研制抗体检测试纸、首先提出了在细胞层面上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有较好抑制作用的瑞德西韦、氯喹、利托那韦。这三个药都进入了临床使用。 另外大家不要忘记了,病毒所在武汉,武汉目前大多数机构都已经停止运转,大家都在家隔离了。武汉的单位工作效率肯定受到影响。病毒所现在应该还是在坚持工作,坚持科研的。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020-02-16楚天都市报2月15日讯(记者李庆)今日,一张照片开始在不少社交平台传播,照片显然,一身着黑色衣服的男子躺在路边,男子几米处,是武汉市武昌彭刘杨路社区居委会。在某业主群里,有居民称,男子为“确诊患者”,倒在路边。在另一群内,有网友称“又倒下一个”。 这到底是是怎么回事?男子是否真的病倒又无人管?记者找到武昌区多部门求证。昨日,有关部门回应称:经核实,当事人家住武昌清风巷,其因感到身体有所不适,后经医院检查,发现其肺部有轻微感染,医生诊断为普通肺炎。但他本人强烈要求提供住院治疗,社区群干积极与当事人沟通,表示应遵医嘱,尽量避免去医院导致交叉感染。当事人情绪激动,直接躺在社区门口,社区迅速联系110和120,120将当事人送至医院再次检查,发现并无感染新型肺炎的症状,后当事人回到社区,仍要求住院治疗。社区群干表示将继续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引导当事人用合适的医疗方式进行治疗。
2020-02-16谣言1 上海疫情大爆发? 2月13日,一段微信群聊天记录的录屏视频在网络上疯传。视频中播放了3段语音聊天记录,一男子称自己经营的店铺被市场监管部门强制关闭。而据市场监管部门的“朋友”向其转述,关其店铺的原因是“上海疫情大爆发”,“上海昨天出来3000多例,但这个数据不会公布”。男子还呼吁群内的其他人,“可以请假的请假,太太平平呆在屋里”。 事实1 经调查,该男子承认,因自己的宠物店被市场监督部门劝导暂缓营业,认为疫情可能严重,便虚构“最近上海疫情大爆发,12日有3000多例”的语音信息发至朋友微信群,后在网上造成恶劣影响。 目前,警方对该男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作出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决定。 谣言2 在沪隔离人员跳楼? 2月11日,一条所谓“拒绝居家隔离人员在闵行区吴泾镇一小区跳楼”的视频出现在网络社交平台,并在多个微信群中转发扩散。 事实2 当晚,上海闵行公安分局官方微博辟谣表示,视频中轻生的男子,是因无力偿还赌债而跳楼,送医救治后已无生命危险。 2月12日,闵行公安分局新镇派出所将涉嫌造谣的顾某(男,38岁)、邵某(男,39岁)抓获。到案后,两人对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经查,顾某于2月11日在微信朋友群内看到该段视频,在不知实情的情况下,为博人眼球,编造“拒绝居家隔离人员跳楼”的谣言,并转发。而邵某从顾某处获得视频后,未核实真伪,帮助顾某在多个微信群内转发扩散。 目前,犯罪嫌疑人顾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邵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20-02-16丁香医生团队辟谣:没有证据支持「环保酵素能消毒」,目前热门的环保酵素存在安全隐患,且可能是违法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各地采用的「环保酵素」,均为民间自制,公开资料中产品未见任何相关证明。目前权威机构确认能有效灭活病毒的可靠产品只包括75%酒精、含氯消毒剂、乙醚等。
2020-02-15FUN友们 近日 微信朋友圈流传的消息称: “北京88家医保定点药店开始供应口罩, 一次性口罩13元/10个, 75%的酒精8.5元/瓶, 每周二、周五凭身份证平价购买”、 “北京市1000多个定点药店开始投放口罩了, 可以限量购买, 1个人凭身份证只能买5个!” 同时还链接了北京医保局网站上的 定点药店查询网址,不过据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消息不是医保局发出的,而是谣言。 昨天,有记者来到了“名单”上位于南三环中路的同仁堂药店,结果发现,药店门口已被一个长桌子“堵上”,有需要购买药品或医疗物品的公众只需要提需求,由工作人员回店内取出物品,扫码结账。 “网上说这儿能买到口罩和酒精,有吗? ” 门口围了不少公众,其中有不少老年人,都是举着手机来碰碰运气的。 “网上说的都是骗人的,我们这儿没有口罩,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货了。酒精今天来了一些,但是已经卖完了。您明天9点再来看看吧。”“是八块五一瓶吗?”“不是,500毫升的,每瓶21元。” 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这阵子已经有不少人勿信了网上的谣言来买口罩。 其中,一个在同仁堂药店买了几个一次性手套的小伙子,因手套外包装跟口罩有些相似,更是被一群大爷大妈追了一路:“小伙子,你在这家药店买到口罩了?”“没有,这里口罩没有货,这是一次性手套。”反复解释了好几遍。 随后,该记者拨打了北京永安堂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安外药店等多家“名单”上的药店电话。结果 均被药店工作人员告知“药店从未收到过相关通知 。” 疫情当前 不知道制造了此次谣言的人 是何居心? 扩散! 不让身边人再受骗! 注: 本文所使用的素材、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2020-02-152月15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闻中心官方微博@武汉开发区 发布通报,对网友质疑的武汉市总工会汉南工人文化宫在网上卖口罩一事作出回应。以下为通报内容: 2月14日,有热心网友在微博爆料,质疑他们网上购买的口罩发货单上注明是武汉市总工会汉南工人文化宫,武汉市总工会汉南工人文化宫在网上卖口罩? 经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公安分局调查核实,这批口罩与武汉市总工会汉南工人文化宫无关。 汉南区总工会和汉南工人文化宫2015年底就搬迁到沌口汤湖职工活动中心办公。经区公安分局调查,寄件人“何洁”系化名,实际寄件人为何雄,是湖北雄诚达消防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一起做生意的妻子叫王洁,寄件人名字取“何洁”化名。 经查,何雄在网上出售的口罩来源于武汉华世达防护用品有限公司,该公司生产出口口罩等防护用品,何雄的堂兄何振华是该公司(民营企业)法定代表。 网友质疑的口罩是武汉华世达防护用品有限公司生产,不是社会捐助的救援物资,该公司已向区公安分局出具了关于何雄于2月1日从该公司提取口罩的情况说明。 武汉华世达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地址为汉南纱帽微湖路511号,在原“汉南文化宫”附近。快递员取件后,定位“武汉华世达防护用品有限公司”附近时,高德地图电子地图定位的邮寄地址为“武汉市总工会汉南工人文化宫”。 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接收的社会捐助物资使用情况均对外公示,欢迎社会各届人士监督!
202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