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15日,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在湖北武汉召开2019年全国烧碱行业技术年会。与会专家认为,在当前氯碱行业“碱氯失衡”情况下,加强氯产品的用氯方式研究,形成氯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应用效率,实现“碱氯平衡”,将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文雷介绍,到2018年底,我国氯碱生产企业为161家,产能4259万吨;聚氯乙烯生产企业75家,产能2404万吨。2018年全年烧碱总产量为3420万吨,行业平均开工率80%;聚氯乙烯总产量为1874万吨,行业平均开工率78%。今年一季度,烧碱产量为910万吨,同比增长3.5%,行业平均开工率85%;聚氯乙烯产量514万吨,同比增长了6.5%,行业平均开工率85%。烧碱和聚氯乙烯开工率均处高位,但行业效益同比有所减少,协会统计68家重点企业一季度合计利润为31亿元,同比下降7.5%。
近年来,以氧化铝为代表的烧碱下游行业快速增长,但以聚氯乙烯为代表的耗氯产品增长相对较为平缓,“碱短氯长”成为近一段时间内行业常态,“以碱补氯”成为企业选择。
“从行业结构上看,碱氯失衡现象仍严重,行业要进一步做好各主要耗氯产品的交流促进工作,推动聚氯乙烯等重点耗氯产品应用领域的拓展,巩固传统领域如管材型材,开拓新兴领域如建筑模板、木塑、农膜等,同时开发应用高附加值耗氯产品的市场等。”张文雷说,作为氯碱行业工艺装备的核心部分,国产化离子膜对行业产业安全的意义非常重要。目前,国产化离子膜在氯碱企业的实际运行评测,在安全性、运行稳定、供应保障和服务指导方面已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条件。
张文雷表示,氯碱行业汞污染防治、解决碱氯失衡、提高环保节能水平等要取得进展,重点是实现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特别是行业又出现了很多新的课题和方向,比如行业氢能源的高效利用、高盐废水利用电解法的科学解决方案等,都需要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张鑫认为,随着氢能利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实践以及以电解法处理高含盐废水实现行业间协同处置废物的新方式,氯碱行业将会从传统认知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向新能源、绿色化、新环保方向转变。面对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行业企业还是有机遇可抓。例如,当前是沉潜内修时期、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的窗口期、中国氯碱产业在全球产业链地位的提升的发力期等。
“行业层面,要持续做好产业政策研究(产能置换)、汞公约履约(低汞触媒高效应用、无汞研发与应用))、PVC反倾销等工作,进一步加强耗氯产品市场、技术研究,为企业提供参考,充分发挥协会专家组作用,为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企业层面,要坚守安全、环保两条红线,降本增效、提升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深耕细作,责任关怀。”张鑫说。
如何选择氯产品的最佳方案,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与调整方向?中国氯碱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郑结斌建议:一是推行氯资源多次利用的园区模式。资源多次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的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排放,嵌入与化工区内跨国企业高端产品链;二是持续技术创新,引进先进工艺。以NaCl、CaCl2及HCl(或稀盐酸)等废物形式损失的氯循环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等;三是提高行业集中度,找准核心竞争力。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与特点,更加合理地延伸产业链。
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市场推广王学军介绍,东岳集团研发的DF2807离子膜电耗等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离子膜水平,已在阳煤集团昔阳化工、鲁西化工等企业完成DF2807工业装置开车运行,目前运行情况良好且稳定。
王学军表示,国产氯碱离子膜目前已经完成了从无到有、又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国产DF2806膜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产品的性能;国产高性能、长寿命的燃料电池膜目前已实现批量生产并装车运行;国产离子膜安全可靠,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国产离子膜将与中国氯碱工业和氢能源产业一道,追随中华民族的强国梦。
相关阅读
关键词:氯碱工业
分享至: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4299号
© 2014-2024 前衍化学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0097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