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试剂----氯化亚砜

发布时间:2019-09-10 来源:有机合成 阅读:11658

【英文名称】Thionyl Chloride

【分子量】118.97

【CAS登录号】[7719-09-7]

【结构式】SOCl2

【物理性质】bp 79 oC,d 1.631 g/cm3 (25 oC),20nD 1.518,mp –105 oC。溶于醚、烷烃和卤代烃,与水、质子溶剂、DMF、DMSO反应。

【制备和商品】该试剂通常经过直接分馏,或从亚磷酸三苯酯或喹啉和亚麻子油的混合物中分馏提纯得到。商品试剂为无色或黄色液体。少量的杂质导致液体呈黄色或红色,铁离子含量越高,液体颜色越深。

【注意事项】该试剂非常活泼,具有强腐蚀性,其蒸气和液体对眼睛、黏膜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操作时应戴防护手套,避免皮肤接触。氯化亚砜须在玻璃瓶内于室温下干燥环境中储存。它与水反应放出有毒气体HCl和SO2,由于SOCl2参与的大部分反应都会放出以上两种气体,所以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SOCl2在高于140 oC时会分解生成Cl2、SO2和S2Cl2,铁和/或锌的杂质会催化加剧该分解反应。

--------------------------------------------------------

氯化亚砜是一种常用的氯代试剂[1,2],其反应性能主要受反应物投料比、溶剂、碱等条件影响。此外它还是常用的脱水试剂,用于催化分子内脱水等消除反应。由于氯化亚砜易分解的性质,它还可以用作电解质溶液,例如:AlCl3/SOCl2的介质溶液[3]。

氯磺酸酯或卤代烃的合成

氯化亚砜能与一级、二级和三级醇反应生成特定的氯磺酸酯(等当量反应)。产物的种类决定于反应条件,尤其是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溶剂和使用的碱。如果2 当量的醇在吡啶作用下与氯化亚砜反应,将生成亚硫酸二酯。若亚硫酰氯过量,或氯磺酸酯与氯化亚砜反应,将生成相应的卤代烃,并伴随生成HCl 和SO2。因此直接将醇与氯化亚砜在碱作用下反应,是将醇转化为卤代烃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式1)[4]。但是对于烯丙位的醇,可能会发生重排 (式2)[5]。芳杂环酚的氯化,得到芳杂环卤代物(式4)[7]。


酰氯的制备

氯化亚砜还广泛应用于制备酰氯。将羧酸或羧酸酐与SOCl2反应(惰性溶

剂或直接以SOCl2 为溶剂),可得到相应的酰氯,同时生成HCl 和SO2 (式3)[6]。得到的酰氯可继续与氨基或醇反应得到酰胺和酯,该方法通常可以合并为一步反应 。


芳香醛或α,β-不饱和醛以及它们的亚硫酸盐衍生物可与氯化亚砜反应。例如:丙烯醛、苯甲醛等的羰基可与氯化亚砜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二氯代物和SO2。

脱水反应

目前,氯化亚砜最主要的应用还是作为脱水剂使用。特别是在大分子合成领域中,氯化亚砜被广泛应用于分子内关环 (式5)[8] 等一系列反应。


S-N键的生成

可与氨基反应构建S-N键,这一性质常被用于杂原子的成环反应 (式6)[9]。


C-H 键的氧化

氯化亚砜还可以氧化比较活泼的C-H 键,生成氯代物或亚氯硫代物

(式7)[10],且反应条件通常比较温和。值得注意的是,此类反应往往很容易发生逆反应,还原成原来的C-H键化合物。


参考文献

1. Feng, S.; Panetta, C. A.; Graves, D. E. J. Org. Chem., 2001,66, 612.

2. Amaresh, R. R.; Lakshmikantham, M. V.; Baldwin, J. W.;Cava, M. P.; Metzger, R. M.; Rogers, R. D. J. Org. Chem.,2002, 67, 2453.

3. Boyle, T. J.; Andrews, N. L.; Alam, T. M.; Tallant, D. R.;Rodriguez, M. A.; Ingersoll, D. Inorg. Chem., 2005, 44, 5934.

4. Amato, J. S.; Chung, J. Y. L.; Cvetovich, R. J.; Gong, X.;McLaughlin, M.; Reamer, R. A. J. Org. Chem., 2005, 70, 1930.

5. Krafft, M. E.; Haxell, T. F. N. J. Am. Chem. Soc., 2005, 127,10168.

6. Alagic, A.; Koprianiuk, A.; Kluger, R. J. Am. Chem. Soc.,2005, 127, 8036.

7. Mishani, E.; Abourbeh, G.; Jacobson, O.; Dissoki, S.; Daniel, R. B.;Rozen, Y.; Shaul, M.; Levitzki, A. J. Med. Chem., 2005, 48, 5337.

8. Boland, N. A.; Casey, M.; Hynes, S. J.; Matthews, J. W.;Smyth, M. P. J. Org. Chem., 2002, 67, 3919.

9. Jorgensen, M.; Krebs, F. C. J. Org. Chem., 2005, 70, 6004.

10. Hawata, M. A. M.; El-Torgoman, A. M.; El-Kousy, S. M.;Ismail, A. E.-H.; Madsen, J. O.; I. Søtofte, Senning, A. Eur. J.Org. Chem., 2002, 2039.

内容转自:《现代有机合成试剂——性质、制备和反应》,胡跃飞等编著

关键词:氯化亚砜

分享至

相关推荐
* 免责声明:本平台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是否正确,请您自行判断。
本网站销售的所有产品用于工业、科研用途,不可用于个人用途使用
友情链接: 960化工网  化学加  药智通  每日生物评论  甲酸  化学慧  华夏能源网  乐研试剂  国家标准物质中心  抗体测序  广州化学试剂厂  爱化学